两当号子是是两当地方民歌中的一个独特种类,自古拥有“陇南乐府”的称号。属于甘肃省两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
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以南深山林区的站儿巷、云屏、泰山、广金等乡镇。“两当号子”曲调优美高亢,音域宽广,节奏明快,粗犷而极富变化,犹如咆哮的江河,飒爽的林涛,抑扬顿挫有致,歌者舞之,听者蹈之,犹有原始遗风。 一直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、自娱自乐的艺术表现形式,两当号子的曲调主要有羽、徵、商三种调式,不同的曲调表达不同的情感。曲体结构流行的有一段体、两段体和三段体,其旋律幅度跳跃较大,演唱时的表现力丰富而又强烈。民歌王张升、袁正有等还为毛主席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喝号子,受到了高度赞扬。
代表曲目《久不唱歌忘了歌》、《三根竹子长上天》、《丰收号子飞满天》、《大唢呐号子》、《画眉鸟儿跳架上》、《大鸡公号子》、《生鸡公号子》、《箱夫子歌》。
作为一种地方民间音乐,“两当号子”的演唱形式不拘一格,朴实生动。习惯上以锣鼓为乐队,由四至六人组成,并有锣鼓等传统民乐伴奏,以齐唱为主要表演形式。两当号子的演唱过程中特别注重“接气”,即第一组歌手唱完一句要换气时,第二组歌手从这一句的末尾拖腔处接唱,前后配合要默契,除了音色上的变化有区别之外,上句和下句换气相接中可以说没有时间差的感觉,有着一气呵成的艺术效果。唱号子除此之外还有领唱、对唱和八度和声等艺术表现形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