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
生活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、漠沙镇的花腰傣,至今保持着文身、染齿等习俗,服饰用料多为绸缎、锦缎,典雅雍容、艳丽华贵,全身挂满闪亮的缨穗、银泡、银铃,腰部更以一条绚丽斑斓、绣有精美图案的彩带层层束住,丰姿绰约如踏繁花,即为花腰傣这个美名的来源。精美的银饰,绚丽的束腰彩带,这一身盛装被誉为“穿在身上的艺术,写在身上的历史”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花腰傣妇女服装逐步被简化,勤劳智慧的花腰女通过领子、衣摆等部位的精美刺绣,尤其是一条五彩斑斓的长腰带保留了花腰傣绚丽多姿的一面,彰显了爱美的民族天性。
制作花腰傣刺绣首先要挑选底布。花腰女一般挑选黑色、红色或其他净色家织布作为底布,底布的大小、形状取决于用途,绣衣物花边或腰带采用长条状底布,做衣服、裙子则采用大块的布匹。
随后,确定图案。花腰傣刺绣图案取材于生产生活,多为花、鸟、虫、鱼等常见图形,或者方形、菱形、凹凸字形等几何图案相互穿插;初学者大致简单地勾勒一下刺绣图案,熟练者则很少“描样”,直接在底布上挑绣。
确定好图案,接下来要挑选绣线。绣线的挑选,直接决定了绣品的色彩是否灵动、整体是否协调美观,花腰傣一般选择五彩丝线,用色大胆,浓烈的红、青翠的绿、深深的紫、明艳的黄、灵动的蓝……颜色交织,宛如花丛。
一切准备就绪,即可开始刺绣。洗手之后,花腰女子安坐光线明亮处,穿针引线,开始刺绣。每绣满一段,花腰女子就把布小心卷起来,以防弄脏。整块布料绣满了七彩图案,缀上了璀璨银泡,或将之裁缝为筒裙,或缝在披肩、绑腿、布鞋上作为缀饰。
花腰傣刺绣不使用刺绣绷子,手法均是使用傣族世代相传的古老绣法,手法主要有平绣、挑花、钉银泡等,刺绣时根据绣品的不同,交叉运用“压”“挑”等刺绣技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