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原传统民间建筑营造技艺是采用传统土、木、砖、瓦、草为主要材料和北方传统匠作做法的民间营造技艺,是研究六盘山地区民间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容。
固原地处黄土高原,利用资源丰富的黄土,形成了固原独特的生土、土木建筑模式。固原传统民间建筑主要为三合院式布局,主房为双坡顶安架房,坐北朝南。偏房为单坡顶趄厦房,位于东西两侧。建筑墙下砌三层至五层碱砖,以上为胡墼砌墙,黄土中加入粗麦草和成草泥砌筑,加细麦草、麦薏抹面,利于保温防寒。前砖码头,后砖挑檐,屋面铺青瓦,屋脊不设吻兽,作砖脊或砖瓦组合脊。院墙为夯土墙,做砖门楼或“穿靴戴帽”大门,建筑外观呈现出质朴厚重又简约平实的特点。
固原传统民间建筑营造技艺吸收融合中原文化、关陇文化,形成独特的六盘山区建筑特色,与当地环境、气候、民俗等紧密相连,其中黄土墙、青瓦、硬杂木和麦草的和谐组合,具有调湿、节材、透气、防火、隔声、经久耐居等实用价值,并且具有冬暖夏凉、节能节地、便于施工操作等特点,构成了独树一帜的固原传统民间建筑风格,丰富了我国民间建筑的种类,具有很高的建筑学术研究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