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梁使用水碓的历史悠久,伴随着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全过程。
史书称“新平冶陶,始于汉世”。新平即浮梁的古称。在浮梁境内,现存五代、宋、元以降的古瓷石矿坑、古窑址为数众多。这说明,古时浮梁农户就已经开始采挖瓷石,碾成瓷土,或自制瓷器,或供给制瓷工匠,早已成为他们在农作之余的一项重要生产活动。
清代朱琰所著《陶说》称:“土人籍溪流设轮作碓,舂细淘净,制如土砖,名曰白不(敦,上声。凡造瓷泥土皆从此名。盖景德土音也。)”。清代蓝浦所著《景德镇陶录》称:“陶用泥土皆须采石制练。土人设厂采取,籍溪流为水碓舂之,澄细淘净,制如砖式,曰白不。”这些记述就是当时利用水碓生产瓷土的真实写照。在瑶里、鹅湖、庄湾、湘湖、寿安、三宝蓬等地,少量农户仍在闲暇时间,利用水碓生产瓷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