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。独竹漂高手们脚踩一根楠竹,漂行水上如履平地。在2011年的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,独竹漂第一次被列入运动项目。贵州多地都有该项目活动。

随着时代更迭,便捷的交通工具面世,独竹漂则渐渐变成了一项近乎失传的技艺。

独竹漂约起源于秦汉时期。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时间。当时播州盛产楠木,为最好、最珍贵的建筑木材,被朝廷所专用。

当时朝廷派采木官,到刚刚开始被外界所知的播州原始森林赤水、习水一带采办楠木等。过去赤水河不通航运,楠木又很珍贵,遂每一棵木料委派一人或多人运送,到长江边再绑成排或用船运至江南,转运京城。在漫长的运木工作中,人们逐渐习惯站在独木上撑竿运送楠木,并竞争嬉戏、打闹而演变成为一种水上游戏。长此以往,就将这项活动作为民间娱乐游戏的形式固定下来,称为独木漂。

到清初,楠竹发展起来,人们发现用竹比用木料更好,遂将独木漂改成了独竹漂,每年端午涨水时,习水土城的居民和城郊农民就会成群结队,在河里进行独竹漂比赛,如果有人掉水了,就会赢得一阵阵得开心的笑声;胜利者则被簇拥着敬酒敬茶,戴上大红花,出尽风头。

1998年,赤水复兴马鞍山发掘的汉晋时期的古崖墓群中,有一座墓穴的石棺壁上,就有一幅一人双手持竿立于一独木上的石刻图案。后有诗云:“茅台斜阳映赤水,残阳几叶贩酒船。独竹飞流飘然过,纤夫逆行步步难。”

这个石刻文物表明,赤水河流域的“独竹漂”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。

战国、秦、汉时代的赤水河流域属于古夜郎国的核心地区。夜郎国就是竹国。夜郎王就是竹王。“独竹漂”是早期生活在江边的夜郎人最基本的生活技能。

7 个月 后